“非法”的迫害,用“合法”的方式才好推行
------从神韵被用法律方式骚扰说起(2)
接上文
这次报道神韵的《纽约时报》的记者阵容。
首先是傅才德。如果您不知道傅才德是谁,那么您应该是对中美政治关注不够,因为如果对中美政商圈子稍微知道一点,您就不会不知道谁是傅才德。如果您还不知道的话,那我问您知道不知道温家宝。对,这位傅才德就是报道温家宝家族财富的那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这个有着典型白人的面孔,有着一个标准中文名字的《纽约时报》的记者,在中美的政治圈可谓炙手可热,手眼通天。估计在中国,部长级别的人物,要想得到傅记者的加持,那都得提前烧香敬拜一番。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张郡格女士何德何能,能劳动傅才德记者的大驾,赢得这种级别人物的青眼有加呢?
再说说另外一位华裔记者洪芊芊(Nicole Hong )。这位洪记者,虽然名头没有傅才德大,但人家是真正的华裔。而且背景深厚。这位洪记者的父亲是洪朝辉(George Hong )。《百度百科》能查到这位洪教授的大名。人家是美国普渡大学历史学终身教授,同时还是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同时人家出版的论文和学术著作,都在积极搭建“中美友谊”的舆论桥梁。同时人家还是欧美同乡会第四届理事会(1999-2003)“海外名誉理事”,我们看看当时“海外名誉会长”是谁,有丁肇中,杨振宁这些超级牛人。这位洪教授是1959年生人,被“选”为海外荣誉理事时刚刚四十出头,应该是根正苗红,政治过硬,学术有成,而且长袖善舞,否则年纪轻轻,不会被我党赋予有这么大的荣耀。
为什么说是被我党赋予的荣耀呢,说得这里,我们不得不重点说是这个名气不大,但可以通天的“欧美同学会”。
如果大家不知道这个“欧美同学会”是个什么东东,那么我们到“欧美同学会”的官网,摘一段“同学会”官网自己发的文章,让大家见识一下这个“欧美同学会”的“含赵量”。
“长期以来,新中国几代领导人都对广大留学人员给予亲切关怀,对留学人员工作和欧美同学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201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留学人员的历史贡献,充分肯定了欧美同学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丰富完善了留学人员工作方针,对广大留学人员提出了希望要求,为做好留学人员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致贺信,对广大留学人员和欧美同学会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为新征程上欧美同学会开展留学人员工作指明了方向。”
文章后面那一句习总为“欧美同乡会开展留学人员工作指明了方向”,不仅仅是套话,这里应该有很深的内涵。
那么再回到这位洪芊芊记者,想必洪朝辉教授秉承着“欧美同学会”理事的责任感和使命,对自己的宝贝女儿没少栽培。而洪记者也不负使命,去了《纽约时报》做了记者,攀上了高枝。但反过来说,以洪芊芊女士的根正苗红,是《纽约时报》攀附了洪记者,还是洪记者攀附了《纽约时报》,那还真不好说。但有一点基本是确定的,在党的领导下,二者合作愉快。因为洪记者在《纽约时报》工作过程中,肯定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这位洪记者几个月前发的那篇调查神韵的文章,人家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而且整整八个月就只发了调查神韵的文章。对于《纽约时报》来说,虽然人家不差钱,但如果每篇文章都花8个月,那报社还是玩不下去的,所以这后面的故事,大家脑补就可以了。(未完待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