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Yap发币之际 1~
这篇文章的主旨不是奶也不是喷,只是在一个比较近距离的角度讲讲我理解的Kaito和Yap,然后会写一些以前的故事。
众所周知我的主业是做一级市场投资,20年就在现在的机构混饭吃,数据类一直是我们在关注的赛道,20年周期有三大数据分析类产品Debank(DEFI),Dune(合约)和Nansen(Alpha),我投了Debank,给了Dune TS,报了Nansen的额度(后面俩都没投上)。DEFI Sez我一直坚信区块链后续会是链上驱动的,于是一直在留意着类似的项目。
第一次认识 Huyu是啥时候我忘了,可能是21年在天然的群里?那时候我们的的身份都是炒币的韭菜。后来他们第一轮融资的时候是要做搜索引擎,大概就是聚合不同信息源,用户可以一键搜索。那时候对他的感觉是这是个背景很好,光环很多的创业者。那一轮他拿了很多牛逼机构的钱,包括一些TradFi,红杉,Dragonfly等等。那时候这样的项目很多,创业者Web2光环很多但作出的产品没有币的PMF,比如说Braintrust(这也是个神奇的故事)。于是就Pass了那轮投资。
我们是第二轮做的对Kaito的融资,我记得写报告的时候是23年4月17号,整个沟通应该是在2个月前(具体懒得看了),那时候投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真的做出来了而且终于不是搜索引擎了,而是看起来有傻子会买单的SaaS,投资人里又有那么多传统的大哥,看起来销售渠道有,然后现有的投资人真的奶的很凶(没错就是@0xsudogm),然后自己YY了个流量分发的机会(当时的原话是项目未来有着极好的流量分发潜力,在应用主导的市场趋势下能较好的产生价值。)。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是和Huyu线下见了,发现他真的对行业很有梦想(有梦想总是了不起)。就去过了个会,IC出于对我的信任选择了投资。
另外说一句,那时候还投了0xScope和Flipside(这个不是我投的但我赞成),这几个当时拼一拼我是觉得能成为新一代的数据标准的(剩下两个的故事有机会再讲)。
再之后的大半年,说实话Kaito都没啥人知道,销售的目标主要是一些二级基金,做社交媒体数据产品的Alpha力一般所以不能搞定散户的购买(说实话那价格也不是冲着散户去的),做过AI机器人的尝试也不温不火。然后是怎么起来的呢?我觉得是机构产品满足了一堆对社群不太理解,但是贼有钱的基金会,比如说EF和Eigenlayer。还有一堆一级基金的Analyst(比如我)在写八股文投资报告的时候需要快速找到一些reference。也正巧行情好Meme火起来了,大家的Twitter都比较有倾向性,再加上对VC币的批判让这批基金会的人都感到了恐慌更需要倾听社区的声音,于是在24年上半年Kaito机构产品的销量突飞猛进。
然后就是Yap了,说实话这玩意的出现也有很多巧合,最早我记得是把Kaito获得数据的方式去中心化,类似大家自己上传自己的内容啥的(具体真的记不清,最近记忆力好差),然后呢大家聊着聊着发现这些不太懂社区的基金会看起来更有价值,就开始围绕着对CT内容做激励,基金会买单的思路在做了。说实话我想到这个会成功,但没想到会这么成功。也是正好处在一个CT矛盾最激烈的窗口期,也是牛市的焦虑期,大家为了自己的Bag或是摇旗呐喊或是对喷,然后就给Kaito拉来了很多关注。
这大概就是Kaito产品上线前的故事~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