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河北民军”的兴衰
1938年秋,鹿钟麟被任命为河北省主席,张荫梧被任命为河北保安司令。9月,张荫梧奉命开始向河北敌后深入。张荫梧部一进入河北,各种地方武装纷纷来投,张荫梧一时间实力骤增,故中共和吕正操必欲除之而后快。
张荫梧的民军在沿铁路线一带牵掣住日军达两年之久,张荫梧不仅要对 付日军,更要对付八路军的策反、进攻:
比较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冀中事件(博野事件),一个是深县惨案。
张荫梧一部队,当时驻在博野杜村,任务是“向保定方向的日军警戒”。12月,中共吕正操致军委会电称日军“分路向冀中扫荡”,为支援吕部,军委会电令张荫梧连同原驻博野的博野民军“于十四日率部北上”,“以阻击保定南下之敌”。不料于十六日午夜后,“忽闻枪声大作”,“惊诧日军何来之速”,交火后才知被八路军包围(中共吕正操部三千余人,突向驻博野北邑及杜村之第一团张荫梧部队同时袭击),至天明,第一团十三大队以及特务中队一部,均被缴械[《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五编 中共活动真相 二P273]。
1938年11月15日,中共特派冀中军区吕正操、冀南军区宋任穷、青年纵队周光策反击张荫梧的部队。
1939年8月,八路军120师、北上挺进支队和冀中军区部队在贺龙指挥下,在深县南部张骞寺村对这部分民军发动了分割包围并全歼之,所属三个师约一万九千人分别遭共产党军攻击而溃,河北民军大部被中共消灭,张荫梧在孙殿英的部队掩护下突出重围渡过黄河。张荫梧部队在深县被中共击溃后,其部属乔明礼重伤被俘。乔明礼对于中共这一举动非常不满,被俘后对中共冀中军区领导赵金成说:“石家庄日寇出十万买我,死的五万。你把我打成这样,日寇不给你十万也得给你五万,你领赏去吧(《抗战中的乔明礼》, 《人物春秋》)”。因乔明礼之前在冀西与中共杨秀峰关系很好而中共也想利用他故没有被杀。后果然被统战和利用,1945年10月,在邯郸战役中,乔明礼和高树勛向中共投降。
1940年1月1日,张荫梧之第七抗日纵队在灵寿遭中共打击,纵队长赵侗阵亡。1月12日,共产党乘胜追击在晋县包围第二师乔明礼残部,至此,彻底消灭张荫梧所属抗日部队。
河北民军从1938年初成立,才两年多的时间里,数万人之众,竟被中共消灭,仅剩乔明礼几千人的少量部队(还是中共有意留下的)。
中共是宣传欺骗的高手,每次偷袭张荫梧抗日部队得手后,中共方面并未就此罢休,而是大肆的宣传欺骗,先后印发了《看!张荫梧想干什么?!》、《民八事件内幕》等材料,并将其“罪行”刊登在《冀中导报》和《冀南日报》上,为最后消灭以张荫梧部队打下基础。[《张荫梧和河北民军》]。
中共作到了日本人想作都作不到的事,大大减轻日军于华北地区所受之牵制。中共高官称:“张荫梧自称有部队十万人,估计也就十几个团,绝大部分被我们打垮了,这是冀中军民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与国民党死顽固派张荫梧进行斗争的重大胜利。”
经八路军两年多多次的打击,到1940年,数万人的“河北民军”终被打垮。
明末高阳县有个民族英雄孙承宗,在河北省成立“民军”,坚决抵抗入侵的满清军队,最后全家被满清屠杀。张荫梧为纪念孙承宗,才把他的抗日队伍取名叫“河北民军”。
他的命运和孙承宗类似,不过孙承宗全家被满清杀害,张荫梧抗日但日军没能杀了他,但中共却没有忘了他,1949年1月,中共接管北京,2月15日他被中共北平军管会逮捕,是“新中国第一起“反革命”大案”的主角,张荫梧入狱后不久,即患胃癌,后保外就医,同年5月27日病死在家中,终年58岁。不过共产党比满清要“仁慈”的多,他可能没有满门被屠,但共产党肯定会送给他家属“反革命家属”的帽子。
张荫梧的一生,峥峥铁骨,担任北平市长期间,便是日本人又敬又畏的人物。抗日战争期间坚决抗日,中共为打击他的威望,诬蔑他、打击他,却无损各方对他的信任。中共乃炮制所谓深县惨案、曲线救国来诬蔑他,但仍无损他在军中的名望,因此中共对他恨之入骨。49年被捕,但始终不愿出卖同僚,对国家忠诚,值得尊敬。
---编写:爱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