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中学派位结果陆续发放了,二女儿看着别的孩子拿着私校的offer还是颇羡慕的,我没钱给她读私校,让她考了奖学金,但也很难拿到全奖,拿不到全奖我是供不起学费的。昨天她也拿到了公校里心仪的结果,很开心。墨尔本私立学校肯定是比公立学校要好不少的--公立学校基本就是老师被各种文书工作折磨之余确保那些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走出校园不至于是文盲。但我只能量力而为,只有当你的金钱多到孩子上私校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开支时我才会这么做,如果这学费占收入比太高我心态不好,孩子在私校也不会开心。澳洲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在私校就读,因为公校实在是没法提。
今天陪叶卡去一个卖各种花园用品的仓库取货,偌大的仓库只有一个羞涩沉默的卷发小伙在值班,我们取了货,顺便买了点儿别的,我能想象出他的中学,小学经历了怎样的时光。
如今这时代,在哪儿受教育已经没那么重要,我女儿还有个同学从小学三年级(covid封城时)就退学做家庭教育了,这样的家庭教育群组据我所知墨尔本有不少,有一些父母都是高知,三五家就可以组成一个不错的群组,分摊教学任务--我觉得这样的小组肯定比公立学校里的教育质量高。而且在澳洲这是合法的。
过去这半年,我陪着她们学了她们非常讨厌的数学,我尽力了,接下来中学数学会更“难”一些,我并不执着于她们的学术成绩,只是不想让时光荒废罢了。等到她们找到自己的目标我就可以放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