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个经济学家一定希望自己的学说是“速朽”的,因为这意味他的隐忧在现实中迅速得到修正。但是让我们遗憾的是,那些改变世界的思想观念往往拥有超越现实的力量,成为一种预言乃至谶语。杨小凯就是这样的经济学家,而阅读他的书,不仅仅是观察成为历史的标本,而是在连续的进程中,把握过去与当下——过去的成就埋下了未来的隐患,而今天的困境恰恰是因为过去的傲慢与自负。
尽管作为杨小凯观察对象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早已天翻地覆,甚至杨小凯忧虑与批判的中国,其实是不少中国人的黄金时代——刚刚步入WTO、胡温新政给了不少人重启政治改革的幻想、独立的媒体与公民社会跃跃欲试、民营企业不再需要仰人鼻息……然而,杨小凯却意识到昔日的开放与繁荣,是建立在故意忘却了改革的正确目标的前提上,市场换技术和中国的人力优势建立的繁荣,掩盖了缺乏政治改革和法治精神造成的社会溃败和助长了统治者的傲慢与无知。当我们把经济红利视作理所应当,也忘记了昔日的幻想:经济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改变政治。
今天的杨小凯或许没有预想到今天这个垄断了世界一半的产能,以世界第一工业国自傲,用比亚迪汽车、光伏、无人机、工业机器人倾销世界的中国。但是今天的中国却无可遏制地滑入杨小凯的预言之中。当经济改革涉及到政治体制之时,列宁式政党会再次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反噬整个社会和中间阶层,让曾经的幻想成为自欺欺人的玩笑。没有自由与共和,造成的是国进民退永无止境的陷阱,缺乏民主与法治,经济发展无从改善人民的福利与权利,政府只会用谎言和暴力推卸自己的责任,让每个人成为公共债务的奴隶。永无止境的996是打造不出属于个人与家庭的幸福,反而是成为助燃经济民族主义的薪柴。经济学是一门科学,而科学从不会说谎。每当有人自欺欺人般炮制出新的科学,试图改造人性、涂抹理性,历史和现实只会给他更为惨重的教训。
2025年6月,经过杨小凯先生家属授权,经过全新修订与编辑的杨小凯作品《宪政与经济》在日本面世。这本寄托了杨小凯先生与编辑者对于中国未来的悲悯与忧思的作品,虽然大部分作品写作于三十年前,但是直到今日,中国仍未走出杨小凯定义的怪圈,反而越陷越深。这位从少年时期就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思想者在天堂,一定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他未完的求索之路上,继续他的事业与思考。“自由与共和”,未必一定可以救中国,但是没有“自由与共和”,我们更无从发现其他的坐标继续为中国寻路。
本文由时代社授权发布,标题为编辑所取,购书请点击链接。
免費訂閱《波士頓書評》及相关事宜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隨意打賞:Zelle,PayPal:[email protected] 用戶名:Boston Review of Books;長期支持請點擊下面訂閱,升級為付費訂閱。
杨小凯 | 后发劣势:为什么中国奇迹无法持续 https://t.co/bEQdhvKqiP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