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确实,这是学界比较认可的赵紫阳失势的一个关键事件。按照您的分析,摘掉赵紫阳前应该有军事力量的调动?
吴:对。在邓小平 5 月 17 日宣布戒严以前,实际上他已经调动了大量的军队,我也考证了这点。
4 月 15 日胡耀邦逝世以后,中共第一次使用军队是在 4 月 20日,将 9000 士兵调入北京,说是为了维持胡耀邦追悼会期间的秩序。 这一次,当时的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赵紫阳、 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杨尚昆,三个人都签了字的。这是《天安门文件》里透露的。
到了 4 月 27 日,第二次调兵。没有任何信息显示赵紫阳知道这 个事情。当时赵紫阳出访朝鲜,邓小平和杨尚昆调了 500 士兵进驻人民大会堂待命。与此同时,大约在4月26日,全军收到紧急指令, 取消所有军人的休假,要按照“426 社论”的精神做好思想、组织、 行动上的准备。这个指令赵紫阳应该也是不知道的。
调兵、通过实行戒严来拿掉赵紫阳、任命新的领导人(江泽民), 这是这场军事政变的三步。移除赵紫阳的过程中,并不是说真的有军人冲进来把赵紫阳抓 住这样一个暴力过程。而是邓小平在自己家里召集政治局常委会,宣布他提议戒严,与此同时任命李鹏、乔石、杨尚昆负责,实际上拿掉了赵紫阳,也实际上解散了原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样开会,这个过程,按照中共党章本身,都是非法的。调兵在前,实行戒严在后;邓小平提议戒严在前,在同一个会议上接着就实际上废除赵紫阳的职务——这就是军事政变的要害。
国际经验中,常会发生用强硬军事力量、军事政变来阻止民主化进程。值得注意的是,中共的一个特点是军事权力与党的权力高度密切相关,武力因素内化于党政体系。我的研究也强调,中国民主化进程在 1989 年之后中断了,实际上也是通过军事政变解决体制内愿意民主改革的领导人、军事镇压解决社会上学生大众对于民主的要求, 戒严这一个手段完成了两件事情,这才把中国的民主化停止下来。有这场军事政变并不否认天安门的抗争,相反这是一体两面的。
吴国光《走向共产党之后的中国》(八九之后如何继续“韧性的战斗”?)(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