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是AI挺火的嘛,公司就要招人,我就负责整个技术面的工作,直到我去作为面试官面了不少人以后,得出了不少的感悟,感觉还挺有意思的,分享一下。
关键词。简历的关键词一定要和岗位描述相匹配,一份简历就是看10秒钟,就是非常有目的性的,就想要一个即插即用过来就能知道我要做的事情的,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我现在要做的事情刚好就是应聘者做过这个事情的,那我一定会给他个面试机会让他过来聊一聊。不要说会学习什么的话,我招人就是来干活的,不是陪你共同成长的。说我黑心吧,但是我招一个人,公司也要算部门成本到我头上的,招了人不满意要换还得和HR解释。
内推很重要。有时候人事部门会给你推一些人,有时就是从招聘平台来的,有时候就是会给你介绍一下是谁推荐的,这个时候筛简历的人,多少都会更认真的看一眼简历,碍于人情世故的原因,只要不要和需求区别太大,一般都会给个机会,多一个机会就多一个可能性。
视频面试:牢牢抓住第一个你上手说话的机会,一场面试让你自由发挥说话的机会并不多,就像掼蛋升级打扑克一样,先手权最重要,你先讲开你的东西,让别人顺着你铺的线索问下去,在你开的场子被别人提问远远要好过你别人去给你出问题来的要好。
举一个最近面试成功的小伙子吧,他自我介绍的时候就自己切到共享屏幕,自己用ppt来介绍自己,然后展示了自己做的一个项目界面效果,做讲解演示,然后就讲着讲着我就发现里面有个功能是我目前项目想要的。
然后我提了问题,他也很顺利的去给我解答了,最终这个面试者就拿下了offer,但是如果他不是强行展示给我看,我对他的这个项目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也就没办法展示他能帮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实话,我承认我做应届毕业生的时候就完全100%没有这样的认知。
其实吧,面试是面试官额外多的一项工作。负责技术面的一二面,往往就是部门领导先找个技术负责人过来面试,其实人家的工作是很忙的,有时候甚至就是过来临时充当一下角色而已,不要内耗,对不上眼缘很正常,不要把面试当作是天大的事情,我们只是一个商品,这家不买,找别家就是了。
以前是参加面试,换了一个角色思考问题,就能够知道自己以前面试失败的原因了,还是要多体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