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之前写张雪峰老师的一篇杂文,朋友们可以看看,有前瞻性不,对神级人生导师“屎上雕花”的定位清晰不。如下:
说实话,张雪峰老师“不要去报……专业”“而要去报……专业”“这个专业才会给你带来稳定收入”“那个专业才少走弯路少受欺负”,属于那种听上去不明觉厉,实际上没太多成功例子支撑的鸡汤导师,虽然比于丹款鸡汤显得更接地气,究其实质还是机场成功学的一个变种。当年有多少人听机场成功学课程,现在就有多少人听张老师人生赛道弯道超车。这个国家,老年人爱吃保健品,年轻人爱听成功学。人们对医疗体系不信任,产生了老年保健品,对教育体系的不信任,产生了张老师。
人生赛道,张老师只是换一种方式让孩子们吃屎……屎是一点不少吃的,最多用苦胆压一下腥味。
张老师最煽情的就是动员孩子考公,先不说公务员考题“下面四种珍珠哪一种最珍贵”“普洱茶为什么叫普洱茶”“铁锅用什么铁制成”“企鹅能否活在赤道”多么无聊雷人,如果一个社会良心帮孩子改变命运的终极杀招是考公是进入体制,逻辑得多混乱,这其实就是教孩子如何尽量自己少吃屎后,再让别人吃屎。
我看到一些文章写得很好,比如张雪峰不是教孩子们如何改变社会,而是屈从社会,还有一篇没查到作者的文章引用了亚当.斯密说的:中国人不缺乏智慧,但那些智慧都是为了满足生存的,是动物性的,跟精神层次的东西无关。
这些老师还是不了解当下某些国人(为了玻璃心们,特别注明是某些),他们并不需要精神层面,他们认为精神病才去追求精神层面,只要有钱赚,再脏,只要能让别人更脏,就能心理补偿甚至还从吃屎中寻出了美感。
我的意思是相当厚道的:逼仄时代,不是不可以屈从,不可以吃屎,但你得知道这是权宜之计,是哈着腰在吃屎。但如果你成天叭叽嘴吃屎还逢人便拉过来点赞:你看,老子有没有吃出米其林三星的风范……这就太讨厌了。